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巡視員劉怡表示,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搭建的“創客中國”國家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,已經寫入“互聯網+”三年行動計劃,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“雙創”工作的窗口。
劉怡說,自2015年開通上線以來,積極推動創客和小微企業的創新產品與產業實現對接,推進眾創、眾包、眾扶、眾籌等新模式發展。這些理念和做法促進了供需資源的高效對接,踐行了“圍繞產業鏈,部署創新鏈”的宗旨,為推動中國制造2025、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重點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任孫蔚敏對于剛剛結束的2017創客中國“互聯網+”創新創業專題大賽點評認為,此次大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聯合辦賽,充分發揮政府的宣傳推動作用,很多項目由各地經信委直接推薦收到了好的效果。
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曹曉斌說,內蒙古自治區近年來把發展互聯網作為產業轉型升級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,提出了2020年互聯網+加速推進,以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行業、各領域的廣泛應用。
曹曉斌表示,內蒙古自治區將以此為契機,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活力,讓雙創動能在北疆草原能夠得到強勁發揮,不斷取得更大的成效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《云計算與人工智能》的發言中提出,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之間存在辯證關系。中國千人計劃專家組長、清華大學教授危巖先生在所做《新材料創新和3D打印創業前景》演講中表示,要充分利用中國制造2025,實現“中國夢”。
“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中軟件是主體?!敝袊こ淘涸菏磕吖饽?6日在此間演講的20多分鐘內,用了一半以上時間在談軟件。
今年78歲的倪光南,浙江鎮海人,是中國IT業倡導自主創新第一人。在擔任中科院計算所公司(聯想集團前身)和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期間,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,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、聯想系列微型機。
當日,倪光南是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舉行的2017“創客中國”大賽及高峰論壇作此表述的。
倪光南舉例說,之前他曾去華為考察發現,大概有90%的人是搞軟件的。在當下背景下,他希望大家“不要重硬輕軟”,因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中軟件是主體。
倪光南透露,目前中國軟件在一些領域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市場空間很大,有條件有能力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更大進步,關鍵是要“理清思路、腳踏實地去干”。
“搞房地產第一要素是土地,搞銀行業第一要素是錢,軟件第一要素是人?!闭搲g隙,倪光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,目前中國科技人才總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,中國做APP的人才在世界上數一數二,市場規模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。
“我們從事軟件人員的總量大,但為什么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呢?我覺得還要宣傳?!薄爸袊谲浖I上的效率非常之高,為什么不去把軟件搞起來呢?”倪光南在此次論壇上為中國軟件業大聲呼吁。